距今5000年!最古老五角星图案是如何画出来的?

据介绍,这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在史前文化遗址发现五角星。可以想象一下,古老的良渚人在他们的陶器上画出了一个五角星,虽然这个五角星画得并不十分标准,却是一个近似的正五角星,五角中有四角非常匀称,只有一个角稍长一点。其用五根直线成图,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个很规整的五角星了。

值得注意的是,五角星环绕在螺旋线中,是为了表示这是一个旋动的五角星。

▲ 斜线三角纹彩陶盆

▲ 河南汝州出土陶器上的六角纹

▲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玉器上的八角纹

由彩陶的发现看,陶工较早画出的几何纹样是点与线,成型的纹样有折线和三角。角类纹样中最早画成的是三角(三边形),后来也有四角(四边形)、六角和八角,有时也有更多的角,但没有见到独立的五角,可见五角的绘制需要更高的技巧,或者说五角星还没有被赋予特别的意义。

三角是角类图形的基础构图,它可以很容易演化出四角、六角和八角,但却不能变出五角。史前陶器上的图案有三角,有多角,有六角和八角,玉器上也见到八角,却没有见到哪怕是并不标准的五角。

▲ 茑萝花

那么,5000年的良渚人是如何绘制出这样一个规整的五角星呢?目前,比较让人信服的观点认为“史前的五角星是史前工匠在花朵的启发下画出来的”。

自然界有一种花像极了五角星,称为五角星花,雅名茑萝、游龙草、锦屏封,属藤蔓攀缘植物,花近大红色,也有一种为粉白色,俯视为一个很标准五角星样式,已接近正五角星了。

▲ 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出土陶器上的五瓣花纹

▲ 红山文化陶器上的五瓣花纹

虽然五角星的原型很有可能不一定与茑萝有关,但在自然界还有许多的五瓣花照样可以启发史前人的心智,譬如:梅花、鸡蛋花、长春花、毛苿莉、夹竹桃、石竹、二色苿莉、夜来香、六月雪、九里香、三色堇、凌霄、旱金莲等都属五瓣花,对于生活中植被资源十分丰富的史前先民而言,这些花里见不着这个,一定可以见着那个。

其实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是出现了五瓣花式图案的,当然它们是以二方连续的手法绘成,还不能看作是独立的五角星图案,更不是正五角星图案。红山文化中也偶尔发现过五瓣花式彩陶,但也都不属于正五角星构图。

▲ 《伏羲女娲图》局部

如果想要精确地画出五角星,徒手不可能办到,必须要借助工具,比如有刻度的直尺和一支圆规。在汉画上我们看到分执规矩的伏羲和女娲,而这两件工具的结合可以轻松地画出精确的五角星来。

出现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这个五角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面对数千年前的文物,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推断古人是如何做得到的。当然这些旋线很有可能是先民制陶时随手的一划罢了。

关于5000年前陶器上的五角星,

大家觉得古人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编辑:zhouzhou

(图文来源于:盛世金元文化中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