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牺牲细节:藏于山洞,被警卫员出卖,牺牲22年后找到遗骨

乡亲们都知道方志敏聪慧异常,富有志向。在大家的帮助下,17岁的方志敏得以重返学校,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这一决定,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开始接触到新的思想,并渐渐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目标。

1922年7月,方志敏来到上海,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中共的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尽管他在上海停留的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他革命生涯中的重要起点。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毛主席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而方志敏则在赣东北创建了自己的根据地。1927年,方志敏在弋阳九区揭竿而起,紧接着他组织了弋阳横峰大暴动,建立了弋横根据地。1928年,方志敏面对国民党的进攻,采取了游击战术,并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这一战略,和毛主席的战略高度契合,显示了方志敏的卓越智慧。

1930年1月,方志敏带着妻子廖敏和两名警卫员,从周坊根据地赶回弋阳。然而,途中被国民党军发现并展开追捕。廖敏怀孕已近八个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方志敏决定暂时将廖敏安置在老乡家中,四年后,他才带着廖敏回去接她。

1934年,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失败,被迫展开长征。红七军与红十军整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总指挥,指挥部队向皖南行进。在同年12月,红十军团遭到王耀武部队的围剿,方志敏在关键时刻亲自返回指挥,拒绝了粟裕的请求,最终带领队伍被包围在怀玉山。

在怀玉山上,方志敏和他的队伍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直至只剩下80余人。最终,方志敏与部队失散,与贴身警卫员魏灿发一同藏匿在山洞中。山洞中没有食物,魏灿发决定去附近的姐姐家找些吃的,却在途中被敌人发现,向敌人透露了方志敏的藏匿地点。

方志敏和魏灿发在山上与敌人周旋了七天,最终因饥饿和疲劳,方志敏在山中倒下。国民党士兵找到他时,方志敏已经昏迷不醒,身上除了手表和自来水笔,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方志敏,一个革命多年的共产党员,竟然身无分文。

魏灿发因供出方志敏的藏匿地点而获得了国民党的赏赐,但他一直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中,直到1950年才被捕,并最终被判死刑。

方志敏被俘后,蒋介石通过软硬兼施,试图诱使他投降。方志敏坚决拒绝,表示:“努力到死,奋斗到死。”他被关押在普通监牢里,面对恶劣的环境和不断的劝降,他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

方志敏被转入优待室,这个单独关押的地方虽然条件较好,但他依然无法忍受孤独和寂寞。他日复一日地读书和写作,最终完成了《可爱的中国》这部伟大的作品。在监狱中,方志敏感动了看守所的代理所长凌凤梧,他为方志敏特意换上了较轻的脚镣,这一细节为后来的遗体辨认提供了重要线索。

方志敏在长期的劝降无效后,于1935年8月6日被秘密处决。根据目击者的回忆,行刑者是从方志敏身后开枪的,为了不让他喊出口号,行刑前还塞住了方志敏的嘴。方志敏临终时,沉默许久,然后平静地对刽子手说:“你可以动手了。”

毛主席听闻方志敏的牺牲后深感惋惜,称其“以身殉志,不亦伟乎”。1957年,在江西化纤厂的建设中,意外发现了方志敏的遗骨,22年后,方志敏的遗骸终于回到了家乡。经过法医的鉴定,确认这些骨骸属于方志敏。

尽管毛主席早已题词为方志敏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但是方志敏的遗骨一直未能安葬,直到1964年,方志敏的墓才最终完成。而他的遗骨,也直到13年后才得以安葬在江西省南昌市郊的梅岭。

方志敏的妻子缪敏在得知丈夫英勇牺牲后,前往延安,开始了平静的生活。直到1977年,缪敏去世。她的儿女们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方志敏的女儿方梅在参加央视节目时,回忆母亲对父亲的评价,微笑着说:“母亲说父亲很可爱。”这份深沉的爱与敬仰,至今未曾消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