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过圣诞”——2016年吉林省博物院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完美收官
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本期活动,老师们将带领同学们参观展览、进行知识问答、制作圣诞树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带领孩子们了解西方的圣诞节文化,并在博物馆中度过一个中西交融的圣诞节。
今天的主讲老师是Apple老师和萌萌老师,我们先和同学们共同演绎一个童话故事,开启“巧手过圣诞”这期活动吧!
每到这一天,西方人的家里都会用圣诞袜、圣诞树、圣诞帽等东西布置一番,那我们中国人是如何度过这样一个节日的呢?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相传在公元四世纪,一个叫尼古拉斯的人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在参观展览之前,我们要和萌萌老师学习“带份尊重走进博物馆”,这是每一位观众走进博物馆应该了解的基本规则,同学们会学习到在博物馆应该怎样文明参观。
请同学们记住这八句话:珍惜文物爱展品,低声细语步履轻,谦谦有礼仪容美,提问有序善倾听,保持距离别拥挤,环境卫生多留心,食物饮料厅外用,遵从引导礼先行。
参观展览,是社会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结合展览做青少年教育活动,我们希望让文物和历史重新走进大家的生活中,我们和萌萌老师走进展厅。
《吉林故事——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共展出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类藏品62件(套),特色浓郁,吸引力强,是吉林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汇集,是广大群众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物遗产的课堂。
通过萌萌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了解,为了巩固知识点,我们要进行第三个环节——知识大比拼。现在萌萌老师出题啦,请问:“吉林省的长白山森林号子于哪一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头庙祭拜的人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请抢答。
我们进行第四个环节——“敲七”游戏,同学们要从1开始依次说出数字,当说到7(或者7的倍数、或含有7)的数字时,要用“圣诞快乐”代替,同学们明白了?如果说错,到Apple老师那里抽取惩罚题卡,需要为现场的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哦。
这个游戏锻炼了同学们的反应速度和心算能力等等。
最激动人心的手工环节到了,我们以参观的展览《吉林故事——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长白山满族剪纸”为活动基础,教会同学们如何正确体验剪纸艺术,同时将美丽的圣诞树制作出来。
同学们用绿色和橙色的彩纸制作立体圣诞树,老师们先将绿色彩纸折成三角形,并将其剪下,用铅笔在三角形上画出标记线,按照标记线开始剪裁,再从左至右将每条剪出来的彩纸向中间线折过去,用双面胶贴在中间,这样一个立体的圣诞树就完成啦。
吉林省博物院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结合院内展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馆内主题互动活动,例如结合《白山松水的记忆》策划和开展“品味老关东·绘七彩冰猴”系列活动、“旗装雅韵”系列列活动;结合《张伯驹馆》策划和开展“百花争艳绘春色”系列活动;结合“雪博会”策划和开展“吉林符号·关东故事”系列活动等等。活动都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2016年5月至今,吉林省博物院开展社会教育活动53场,亲子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家长们、同学们、老师们,还有一直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的吉林省博物院志愿者朋友们!
2017年,我们将继续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吉林省博物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