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表达爱意的五种方式,你会如何向伴侣表达爱意?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进入恋爱,用着各自的方式表达爱意,并期待着能接收到相同的回馈时,差异与矛盾便在日渐亲密熟悉的相处中显现。

正如博主觉得爱会是热烈的,会让自己忍不住表达的,所以她直白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意,也期待着能得到来自伴侣的、相似方式的回应。而她的男友对爱的理解是不用时时挂在嘴边,也能够让彼此很心安。

于是,女生便容易觉得对方好像没那么喜欢自己,但其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着爱意,就像男生可以很包容女友情绪化的时刻,因为他认为尊重、理解、相互支持便是爱意的最好表达。

当差异无法被理解和接纳时,我们很可能会错过彼此爱的表达,也容易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减少关系中的亲密与联结。

而若是想要真正理解对方,接纳这种差异,读懂彼此独特的“爱的语言”,那么去探寻背后的原因便是关键。

原生家庭常常是会被提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懵懂不知爱为何物时,我们的父母之间的相处互动往往是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教科书”,形成了我们对爱的认知,在感情中不知觉地重复父母间的互动方式,用父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同时,早期我们与重要养育者形成的依恋风格也是成年的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如何表现的爱意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对于爱抱有一种绝对性的认知,伴侣有时会成为ta的生活的全部重心,对于ta们来说,爱便是无时无刻地黏在一起。

此外,我们对于爱的表达也折射着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需求。所有的关系均来自于联结的渴望,来自于我们的需求,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高度个体化的爱情需要。

03

一段能够满足我们核心需求的感情,会给我们带来美妙的爱情体验,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自己被爱着。

我们渴求着,也表达着我们内心的需求。

这些需求来自于我们过往的经历,比如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在早期环境中若没能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便成为了我们在感情中最重视的部分,也不自觉地将其作为爱意的证明。

成长环境会影响塑造着我们“爱的表达”,但我们也完全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来习得正确表达爱的方式。

心理学博士Chapman根据他多年的咨询经验,撰写了《爱的五种语言》,我们或许可以从中习得爱该如何正确表达。

1、肯定的话语:对我们的重要他人说一些支持的话。正面的夸赞和肯定,可以让伴侣有被爱的感觉。在伴侣遇到糟糕的事情或陷入困境时,这些肯定的言辞可以给对方“赋能”,让ta重新看到自身的力量。

2、高质量的时间:创造并共度有意义的时间。在相处时,专心投入在相处的时间里,创造一种“你在”的感受可以很好给予彼此安全感和支持。当ta处于脆弱时刻或重要时刻时,你的陪伴会是很好的治愈方式和支持,成为未来值得铭记的“爱的回忆”。

3、给予礼物:礼物是最常见的传达心意的方式。一份特别且精心挑选的礼物可以让ta知道你对ta的在意,在物质价值外,还具有无法被量化的情意价值。

4、服务的行动:提供对方所需要的帮助。例如当ta因为工作的事情忙不过来时,可以分担多点的家务协助他们。

5、肢体接触:日常生活中的牵手、拥抱、拍拍肩膀、摸头等小小的肢体接触中也可以包含着大大的爱意,而有时候,心中那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爱意也可以在切实有温度的肢体接触中传达和回应。

有时候,对方并没有如我们期待的那般做出爱的回应时,我们容易产生疑问“ta是否爱自己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自己,因为这其实是我们的主观感受。

没有感受到爱,也许是对方不爱了,但也有可能,只是我们和对方在爱这件事上有不同的需求,也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不妨在关系中多点觉察,多点沟通,与对方共同建构出两人间的“爱的解码本”。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