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千秋――东北人民抗日歌谣展
《浩歌千秋――东北人民抗日歌谣展》在我院4楼展厅展出,市民可免费参观,参观时间为9时至15时30分。此次展览包括40余首与抗战历史有关的民间歌谣以及上百幅历史图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头颅蜡像也同时展出。
一、 30余首歌谣展现抗战英魂
整个展览主体共分为三部分:从军行、十大联军、白山魂。每个部分都是以民间流传的歌谣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展出的,包括了40余首与抗战历史有关的民间歌谣以及上百幅历史图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无尽的宝藏,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在20世纪30年代曾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每当听到它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人们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1931年那不堪回首的一幕一幕……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劳工证”见证屈辱历史
除了歌谣和图片外,现场还展示了一些珍贵的物件。在展厅中央的一个玻璃窗内摆放着两张破旧的“劳工证”,上面发黄的字迹记录了修建电站的劳工们的屈辱历史。
在展厅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了一些抗联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具,有水壶、油灯、穿破的鞋、手电筒等。
三、 杨靖宇头颅蜡像以假乱真
在所有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同比例制作的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头颅蜡像,这个蜡像从头发、眼睛到面部表情都做得和真人相似,这个蜡像是按照杨靖宇的头颅照片制作而成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他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9年受党委派赴东北开展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杨靖宇创建和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浴血奋战在南满地区。对于抗日的旗帜杨靖宇,日伪成立专门的特搜班等组织全力追剿。1940年2月,在蒙江县三道崴子,敌人终于发现了杨靖宇的行踪。当时他孤身一人,身患重病,且又两日未进一粒米。杨将军面对强敌,战至最后,壮烈牺牲。